湖南法治報訊(見習記者周萌 通訊員陳鐵漢 黃志偉 王成英)
常德市西湖管理區位洞庭湖西畔,處沅、澧兩水尾閭而得名。其曾是湖南省十三大國營農場之一,也是全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區(柘溪庫區移民)。該區發軔于1954年的圍湖造田,先后歷經勞改農場、軍墾農場、移民農場、管理區四個階段,是國家第二批現代農業示范區。近年來,該區委、區管委以立足建設“小而美、小而富、小而精、小而特”的區域特色,以“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任務”為契機,著重從生態文明、美麗鄉村、農業公園、產業發展、脫貧攻堅、改善民生等方面著手,重點突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,積極探索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特色產業發展經驗,己取得成效。
鞏固“特色小鎮”建設 讓特色牛起來
轄區西洲鄉黃泥湖村曾是省級貧困村,村里基礎設施差、貧困人口較多,村中原貧困戶(現脫貧監測戶)以及剩余勞動力就業以及村集體經濟壯大的問題一度成為了“老大難”。為解決這一“老大難”問題,2019-2021年區委、區管委、駐村工作隊、村委會等多方數次實地考察論證,圍繞“牧業小鎮、草業公園”發展定位,村集體合作社與村民利益連接發展產業,引導產業以乳業和草業為中心,培育發展牧業小鎮優勢產業。
西湖管理區區委管委領導現場視察
2021-2022年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任務--牧業小鎮牧草種植基地道路提質改造項目,累計投資443萬元,提質建設道路1478米,鋪設涵管390米,建設擋土墻2147米,完善了牧場種植基地道路基礎設施,促進了一、三產業融合,延伸了“種-養-加-銷-游-創”產業鏈條。2022年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任務等資金450萬元,建成鋼結構牛舍4554㎡,新建混泥土道路890㎡,建成德人牧業鄉村振興車間。現小鎮內有兩個標準化奶牛養殖場,存欄荷斯坦奶牛1800頭,實現了全程“智能化、生態化、無害化”養殖,并配套建有奶牛科普館、牛出沒樂園、拓展基地、兒童樂園等互動娛樂設施,年接待游客能力超過10萬人次。
德人牧業“奶牛館”
項目建設區種草、養牛,采取“公司+專家+合作社(種植大戶)+貧困農戶”的發展機制,為村民提供就近就業崗位207個,吸納脫貧(監測)戶48人就業,人均年工資超過25000元,著力增強貧困戶自身的“造血”功能。西湖牧業小鎮牧場建設項目的利益聯結更是輻射至全區21個村,并制定了5年委托幫扶計劃,根據資產額度6%收益關聯全區21個村(場),帶動農戶增產增收,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,真正發揮了“牛”轉乾坤的作用。現在的黃泥湖村村容村貌日新月異,是省級重點旅游村;德人牧業通過對產品的開發及研究,形成了苜蓿發酵草粉、苜蓿顆粒料、苜蓿干草、苜蓿青貯等系列產品。2021年4月中央電視臺《焦點訪談》欄目組曾對西湖牧業特色小鎮進行了深度挖掘和推廣,對西湖牧業小鎮的發展模式給予了充分地肯定。
創興蘆筍產業發展 使產業旺起來
蘆筍是世界“十大名菜”之一,享有“蔬菜之王”的美譽。蘆筍一年種植,三年才能豐產,在洞庭湖區種植蘆筍需要避雨栽培,豐產前期投入較大,畝均投入需3.6萬元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業的發展。西湖管理區采用政府扶持、企業主導、村企共建、農民參與的模式大力發展蘆筍產業,持續打造蘆筍品牌。
西湖管理區大力發展蘆筍產業
2021年,該區以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特色任務投入256萬元,建設蘆筍農殘檢測室30平方米,建設產業園道路1400米,建設圍欄1624米,更換棚膜10000平方米。2022年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特色任務投入60萬元,建設水肥一體化控制室230平方米,采摘園生產道路526米,步道108米。
?打造蘆筍特色品牌
特色項目的建設投入,改善了蘆筍產業園區的生產條件,增加了農民就近務工的收入,鞏固了脫貧成果。在業園區務工的脫貧(監測)戶勞務工資比一般農戶務工工資高10%,并且按投資金額的75%的8%計算為固定分紅給村委會,以壯大村級體經濟,確保屬地田園村脫貧(監測)戶105戶264人共同分享發展紅利。現在基地全部實施大棚避雨栽培和全自動水肥一體化,化肥使用量較同期下降75%。此產業目前帶動了:土地資源資本化。園區條件的改善,為農民的土地提供了資本升值的良好空間。農民畝均收益達到950元/年,其中土地租金每畝550元/年,土地固定分紅達到400元/年;務工就近化。園區豐產用工達到200人,為周邊老百姓提供了就近務工的理想車間,按120元/天計算,月收人將達到3600元。豐產后園區畝均每年支出勞務工資將達到1萬元;課堂田間化。園區建有蘆筍采摘園、科普區,為學生研學游提供了實踐的課堂。也為群眾學習蘆筍種植技術提供了基地;園區社區化。通過對園區的建設,成為了園區周邊居民文化、休閑的功能單元,也是鄉村游游客觀光場所。
堅持走規模發展、品牌經營之路。近些年,轄區蘆筍園區相斷獲得省“特色蔬菜產業示范園”、省“農墾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基地”、省農科院“科技興農蘆筍示范基地”、市“先進農村科普基地”等稱號,正在打造“西湖洞庭蘆筍”地域品牌,努力建成湖南乃至中國蘆筍之鄉。其研發的蘆筍茶、蘆筍酒、蘆筍奶茶等深加工產品,為產業的發展拓寬了市場通道。以傳統設施農業為依托,引入數字農業云平臺,將傳統大棚改造成智慧大棚,建立智慧農業系統,一根蘆筍瞬間竄入數字“云端”。
充分利用自身區域特點、資源稟賦、發展實際,西湖管理區明確了“實施三區戰略、推進五大發展”的發展路徑,以農區強區為目標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促進向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發展。
責編:周萌
一審:周芝華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